2008年1月31日 星期四

飄版 OS ~TDA1541~ DAC

在一陣NOS的流行風潮中,出現了一台OS的設計,那就是大陸網站CNDIYClub的---飄版1541DAC。經飛仔的幫忙,取得PCB,一年多後的現在,才完成安裝測試。

一直以來,對TDA1541相關DAC都很有興趣,陸續也相繼完成兩台TDA1541 DAC。
一是大陸HiFiDIY網站的1541 DAC
二是阿仁設計的1541 DAC
這兩台都是NOS設計,也都包含了真空管輸出模組,把它們組裝成可以切換晶體輸出或管輸出,享受不同味道的樂趣。

飄版的OS TDA1541 DAC有些地方規劃的比較特殊,反正先裝起來聽聽看,有需要再慢慢改。

在 I/V, LPF, Buffer 部份,則是用上比較少見的 OP42,為了這幾顆OP也花了很長時間的等待、購買。分別買到AD原廠的OP42FZ、以及大陸買來的PMI OP42 EZ,都是陶瓷封裝,有機會再來比較看看有什麼不同。

OP 的供電...(特殊之一)
設計兩組 +17.5V ,分別供給左右聲道各三顆OP的正電壓,卻只有一組 -17.5V,單獨供應全部6顆OP的負電壓。

數位、類比地處理...(特殊之二) 一般都是用磁珠連接起來,簡單方便有效 ,這裡使用 2.2R//0.47uF 連接起來,有什麼用意,聽聽看便知....

數位輸入處理...(特殊之三) 通常有加脈衝變壓器,就不用再以電容交連,而這裡兩種都用上了?

不管怎樣,已開聲,過些時候再來大車拼...



















已準備好,燒機完成後要換上的晶片


這一台DAC,用上自己備料、焊接的DIR9001模組,替換CS8412
我稱之為:燒料版DIR9001模組





2008年1月24日 星期四

神兵利器~Gilmore's Dynahi~耳擴製作實錄

(舊文系列 2005年8月17日)

Gilmore 先生的設計,在規格上通常會給人一種較誇張的感覺,尤其是在電源的設計上。 例如: 後來稱之為 Dynalo 的電源設計(使用OPA548),而在 Dynahi 上的電源設計,用上了更加強悍的 OPA541, 最高可以供電40V/10A,請自行參考...
http://focus.ti.com/lit/ds/symlink/opa541.pdf

(Dynalo)
Pure Class A Dynamic Headphone Amplifier,是Dynalo發表在 HeadWiaze 上時的名稱:
http://headwize.com/projects/showfile.php?file=gilmore3_prj.htm
在推動GRADO系列耳機,有極佳的表現,後來經由 justin 在其 Headamp 網站上把它商品化http://www.headamp.com/
並推出可以自行DIY的套件 & PCB(目前已停售),隨後並發行了改版(第二版) V2,所以....有些人常常會以 Gilmore V2 稱之。

後來....
因為 Dynahi 名稱的確定,才給他一個新的名字:Dynalo (以上是我的認知,如有錯誤請更正之)

這真是一台非常優質的耳擴,可以說配什麼耳機都好聽,尤其專門應付最難推的耳機K1000

由此,名稱上的關聯來看,Dynahi & Dynalo 系出同門 (廢話),而在線路上的設計,看起來也是相似的。Hi 應付高阻抗耳機、Lo 應付低阻抗耳機,
最後定案線路(PCB版)請參考...
http://www.djgardner.com/headphone/gilmore/dynahi/schematics/D2r3.pdf
在 head-fi 網站網友熱心的推動下,發起了兩次"團洗",那已經是去年底的事了,兩次都買了幾片,在那個時候,電源部分就變成了最大的問題。

Gilmore 先生,是個大忙人,設計耳擴應是他閒暇時的樂趣之一,而此時,大家急著想要的就是Dynahi電源電路的PCB。這個時候,一定要提一下,台灣地區的先驅之一:尚飯桶先生,已著手製作出該電源PCB。

Dynahi 的電源部分:
原來 Gilmore 先生的構想,是設計成和主電路板一樣大小,後來順從民意,加大了濾波電容的直徑,因為,4700uF/63V 的小直徑電容還真不好找,因此,電源PCB加大了一些,也差點..破壞了我的製作構想。

原來的尺寸,剛剛好,直接架在散熱片上。
定案團洗的尺寸,加大了,不過還好也還可以勉強架上去。
採用雙橋式整流,並在整流二極體並上0.33uF的電容,這樣子的好處請參考 ucc 的推薦。ucc 建議並0.01uF ~ 0.033uF,那 0.33 會不會太大了,聲音會不會變呆?耳擴 M3 的設計者 AMB 也提出了他的質疑,Gilmore 先生的回答:一切正常。
定案版:並加上 10K VR & 10u 鉭質電容的位置。



LM338 電壓設定,原先使用120R & 3K5,找不到相同數值,改用 133R & 3K9。
後續過程就省略了,最難的部份應該是晶體配對,也只能做到儘量接近,最後再用VR調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