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當作我開始記載部落格的第一篇文章
大約是在2003年開始,無意間闖進"我的耳機世界"網站,從此開始迷上音響DIY,前前後後花了不少時間、精神、金錢....,但所得到的是樂趣、成就感、與對音樂更深入的喜愛,至今依舊樂此不疲
一直想說把之前發佈的一些裝機紀錄架設一個網站,但是...真會是一個大工程,網頁要做的漂亮也不太容易,最主要還是自己懶,這兩天開始使用Google的整合服務,發現還滿吸引人的
於是...又重燃起之前想架站的熱情,只不過改用目前較流行的 部落格。
選擇這篇作為創"格"號,是因為在更早期的裝機照片都已經隨著Pchome個人網站的關閉而消逝,當然應該有備分,等之後再慢慢來找。
另外一個原因:
這一台DAC可以解HDCD碼,表現也還算稱職,使用機率頗高。
還有一個原因:
為了製作這台DAC,開始真正對真空管產生興趣,也開始蒐集一些真空管(又是一條敗家之路)。
最後一個原因:
這台 DAC 曾遠赴新竹參加 DAC 擂台大賽,還得到了一些好評。
先把老文章記錄下來,第一篇力求完整。
之後的老文章會簡化一些,有新的東西也會隨時加入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有管味的DAC...DAC 1.5
DIY的DAC套件或是電路板,名稱挺亂的,DAC1.5是阿仁兄的作品。之前也擁有過管輸出的DAC...Colin's DAC,搭配小功率管機 & 全音域喇叭...表現極佳,還有耳機輸出...可說是一魚兩吃,為了享用HDCD的解碼效果,製作了(也是阿仁的)DAC3.0後...把Colin's DAC賣了,DAC3.0的表現也很棒...還有平衡輸出,覺得比較浪費的地方是:完全沒有用到平衡輸出。當然、腦袋裡還是會懷念管輸出的感覺,因此當DAC1.5一推出,立刻訂購。這次只有PCB、晶片and變壓器。
DAC1.5的管輸出部分,不像Colin's DAC那麼講究,只用到一支真空管:6DJ8 or 7DJ8 系列,重點是DAC1.5也有HDCD解碼,如此搭配起來,總是令人期待的。
數位信號輸入交連電容,使用UCC的一般版0.01uF and MKP2000 0.1uF, 輸入組抗電阻75R 使用HOLCO,其他部分還是使用慣用的PHILIPS 0.1電阻(有點貴...但是表現佳) 共三組輸入(一組平衡輸入)
這是數位接收及HDCD解碼部分,電源旁路還是使用UCC 一般版,電解電容部份...OS-CON
數位穩壓部分:使用兩顆LT317,電阻直接配100R、 300R沒有使用VR。1n5062穩壓二極體, 濾波使用10000uF/16V 。
類比穩壓部分:輸出電容用上了Black Gate FK,adj 對地用Philips 013 其他大致相同...




















阿仁要團購 PCM63P-K,也跟了兩顆,其目的就是要試PCM63並連接法,本來是"騎"上去,直接每隻腳都焊接上去。後來,搜尋到一個討論,內容提到說...
don't connect p1,3,4,9,10,23,24,25 each PCM63 Please make a Capaciter separate each PCM63, if parraleling up there pins can't take better result.
他還說明是問了BB的原廠,於是,翻出 DAC1.5的線路,依樣畫葫,這幾支腳解焊後,有接電容的,就獨立分接出去,沒有用到的腳...剪斷...

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