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一台管晶混和的耳擴,加上分離式DB(鑽石緩衝)後,聲音表現更加優異,又可以換管調聲,是一台我很喜歡且還留在身邊的耳擴。
舊文系列無法按照當時製作時間依序加入,想到哪一篇、或找到哪一篇就先加進來,希望這些舊裝機紀錄逐漸匯集進來,也算是一個很好的回憶,或許對有需要的朋友也可以提供一些資訊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真空管對我而言,是個奇妙的東西,在遙遠的記憶裡,那是收音機裡一支會發光、發熱的玻璃管...而且...還會發出聲音...。想不到的是,真空管並未隨著科技的進步而消逝,反而有越來越紅的趨勢,不難理解,它帶來比晶體機溫潤而生動的音樂,這就是"管味"...
這兩年,對真空管還真是滿瘋狂的,買了不少管,也不知道要做什麼,曾經裝配過Iris真空管耳擴,也曾經擁有過Colin DAC 6C45II 輸出,順便當耳擴。真空管的複雜程度,不會比進化後的電晶體來的低,光是一堆型號,就足以令人眼花撩亂,更何況,就算是同一型號,又可以有許多方式的分類...例如... 常見的 6SN7 系列,真的要弄懂所有生產問世的管,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也因為如此... 常用於音響的真空管,許多人會測試比較後來一個評比,甚至選出~BEST OF THE BEST~,雀屏中選的管,很可能一夕之間,身價暴漲,垃圾變黃金的故事時有所聞(按:聽說早期真空管是論斤賣的)
Pete Millett's Hybrid Headphone Amplifier
這片 PCB & 相關真空管是 palchiu 老大代購的,palchiu 已經完成,聽說,音場開擴,聲勢不凡。這台管晶混血耳擴,原設計者是 Pete Millett, 選用價格低廉的真空管 12AE6A 為主角,作為第一級放大,後由BUF634,電容交連輸出。 12AE6A 可以在低電壓下工作,安全性相對提高,屏壓只需 30V,燈絲電壓 12V,耗電亦低,適合設計汽車音響,全機建議 400mA 供電即足夠。可代用管為...12FK6 & 12FM6...。









輸出交連準備使用Super-E
開始安裝,輸出部份使用理研炭精電阻 22R。
BUF OP回授電阻,使用 VISHAY S102C 1K電阻。

CRD 限流二極體1N5291 or J503 均可
保險絲 & 保護二極體,這顆保險絲規格 500mA,測試穩定後應該會將他除掉。
完成主版焊接,C1:ELNA SILMIC 470uF/35V、C9:OP旁路 ELNA SILMIC-II 470uF/35V、C10:屏極旁路 ELNA DUOREX II 470uF/50V、C7:輸出交連 BlackGate N 100uF/50V 兩顆長短腳並聯。

安裝真空管底座 LED,使用藍光LED,並在燈絲接腳上,串聯接線,這樣似乎也可以當作燈絲供電的指示燈。
這顆銀殼-鉭質電容 100uF/25V,又名補料,之前曾用過在管機的陰極電容,效果不錯,這裡用在C2 陰極電容。
C4:輸出交連高頻補償電容,使用Mcap oil/silver 0.33uF/1200V Mcap oil/silver/Gold 系列,用在分音器電路有極佳的口碑,尤其針對高音線路,價格昂貴,最近倒是有個價格極優的團購。(後來取消這顆電容)
輸出buf使用 Buf634,兩顆並聯 (R6=100R),如使用OPA551則不能堆疊使用,且舊版PCB要注意 pin 2, 6腳要跳線連接。
電源部分裝箱接線,這個機箱,購自一般電料行,一只NT$190,上蓋的質感不錯,但是鋁質底箱非常薄,且質感稍差,於是,買了一瓶模型用噴漆,金屬黑,噴上去後滿搭配上蓋。



主板裝箱接線,為了要讓真空管外露,大部分電解電容焊接在底部,機內線還是使用 ONIX UP-OCC單結晶銅線。

燒機測試,輸出直流,都在 0 上下,所以,直接上HD650 當負載。buf 輸出偏壓,調整在12.5V,初期,電壓會緩昇,真空管穩定後,可以維持穩定(並不是非常穩...但越來越穩)
裝上上蓋,搭配藍色LED還滿漂亮的。



開始焊接 discrete Diamond Buffer (dDB),dDB 的 PCB 非常小,除了輸出電阻,其餘電阻為 SMD 1206,先把 SMD 焊好,發現那兩顆調整偏流的 VR 特別小顆,去電料行買了兩種都不合。
Discrete Diamond Buffers for Millett Hybrid 網站: http://www.diamondstar.de/dDB_overview.html
網站內容說明詳細,就不多贅言了,唯一要特別注意的是,有許多型號的晶體可以使用,但是,一定要注意腳位的變化,千萬不要焊錯了。
製作...
5088 & 5087 各買了25顆,測試數值差異不大,很容易就完成了配對。 
看了"官方網站"...有關輸出晶體的列表,測試過的晶體,只有一組標示:excellent choice
非常令人滿意的測試結果,很容易就找到了所需的對數,2238 & 968 要比 243 & 253 體積上大了許多,原本還擔心安裝不上去,還好,結果是順利的。
非常小的一片PCB,焊接上有些難度。花了不少時間完成了,輸出電阻,選用 3.3R。
完成圖:



















三種管都 RUN 了一回,果真..12FM6...我最喜歡,這不知道是不是心理早有暗示作用。還是有個大問題,針對HD650,音量旋轉,只需要一點點,音量就足夠大聲了。而Cosmos VR 起始部分正好會有一小段左右不平衡,傷腦筋,勢必要先換個VR。
ALPS 高階 VR ,看了一下,本來不想買,後來,忍不住還是下標買了。ALPS High-Grade Audio Potentiometer RK40312,剛剛把它換上去,好大一顆,差點塞不進去,還好,剛剛好比 Cosmos 的好用,前段不會有不平衡狀況,聲音也非常平衡,用電表量了一下,誤差很小。





網站內容說明詳細,就不多贅言了,唯一要特別注意的是,有許多型號的晶體可以使用,但是,一定要注意腳位的變化,千萬不要焊錯了。
製作...
Q1 使用 2n5486
Q3,5,7 使用 2n5088
Q2,4,6 使用 2n5087
說明指出:配不配對,無關緊要,但是,日前才完成一台晶體測試配對平台,當然要來玩玩。
說明指出:配不配對,無關緊要,但是,日前才完成一台晶體測試配對平台,當然要來玩玩。

輸出晶體,Q8a, Q8b, Q9a, Q9b,對聲音的輸出,佔決定性的角色,原推薦使用,MJE243 & MJE253,為了買這兩顆晶體,還特別向國外下訂單,並付了高額的運費,很不幸,測試的結果,數值差異偏高,無法滿意配對。雖然,說明內容也已說明,輸出晶體配對成功的機率不高,但是差距高達40-50,決定放棄使用。

看了"官方網站"...有關輸出晶體的列表,測試過的晶體,只有一組標示:excellent choice
聲音描述轉貼:
neutral and balanced sound, tight bass. detailed and clear highs without being bright, easy to listen to
就是這一組晶體,2SC2238y & 2SA968y,在高雄長明街,找到一些,有一些的生產批號是一致的,經測試結果,數值極為接近,因時間、熱度影響甚劇,上面數據為6秒,下列為3秒。
就是這一組晶體,2SC2238y & 2SA968y,在高雄長明街,找到一些,有一些的生產批號是一致的,經測試結果,數值極為接近,因時間、熱度影響甚劇,上面數據為6秒,下列為3秒。


完成圖: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